全心思齐网

为什么刘备能知道马谡“言过其实”的底细?

因为马谡太特别了,诸葛亮与他的共鸣太多,对他寄予的厚望太深,感情也太深。

马谡是文臣,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臣,而是一个颇有军事韬略的文臣,可谓文武双全。他从荆州到益州,在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岗位上(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经受了长时间的历练,行政能力颇受众人认同,而且还能够与诸葛亮一起谈论军事谋略,从白天直到黑夜,在南征的军事行动中,马谡“攻心为上”的战略建议也显示出了自己在军事上的谋略水平。

“精于行政,谙熟韬略但苦无领军的机会”,这正是诸葛亮在正式领军之前(刘备去世之前)的状态,他看到马谡的才华、处境,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两人之间的共鸣实非他人所能知也。而正因为马谡的文武双全的潜质,诸葛亮对其寄予了厚望,精心培养(马谡的历练历程可能就是诸葛亮本人的安排),认为他最有可能是蜀汉的“陆逊”,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除了这些,两人之间还有一种极为亲密的关系,用马谡的话说就是“亲如父子”,这里面可能也有诸葛亮对马谡哥哥马良的一种感情,但不管怎么说,两人之间的感情确实非同一般。

正因为如此,在其他人身上,诸葛亮完全可以做到智慧第一,理智、客观,但在马谡身上却有点难。

关键还在于马谡本人。

可能刘备也察觉到了诸葛亮对马谡非同一般的器重,临终时对他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言过其实”这里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其本质到底是什么?

“一股个人情绪上的戾气”而已。

稍微解释下这种思想上的“戾气”:内心在某种“高尚”的理想、“远大”的目标、过人的才学等因素的指引、刺激下,逐渐形成的一股凶暴、猛烈、勇锐的意志力,使人无法保持理智,保持实事求是的心理状态。

年轻人常年温习圣贤书或兵书战策,一心幻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幻想率领百万大军攻必克伐必胜,久而久之,虽有英雄志,但更会在心中形成一股虚骄之气,形成一股强横的“戾气”。具体表现为,一旦得志,不顾具体情况,只想大干一场,谁的话都不想听。

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年轻时都曾“言过其实”、“好出大言”,但他们经过现实无数次的磨砺和自省,逐渐克服了这种“戾气”的影响,变得“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而马谡的功夫明显还不太纯熟,“言过其实”正是其表现。

街亭之战,马谡第一次领军,这也是诸葛亮对他的又一次重要历练。这次行动十分重要但难度并不大,只要正常地、老老实实地执行既定方略就可以了,可能正因为如此,诸葛亮任命持重的王平为他的副将,希望他能立下战功,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开一个好头。

在此关键时刻,马谡的业障突然爆发,似乎正常地按照诸葛亮的布置行动已经显示不出自己的高明了,他一定要“出奇”,一定要与众不同,做出连王平都能看出来的错误行动,不但把自己毁了,还毁了诸葛亮对他的厚望。

此举不但令诸葛亮目瞪口呆,恐怕连敌国阵营的众将也大惑不解,就像一个学霸上了考场突然不知道1+1=?了。诸葛亮无语了,以前对他有多看重,现在就有多失望,再加上军法无情,只好挥泪斩马谡。

所以,诸葛亮确实是看走眼了,这证明他是一个爱才如命、重感情的正常人,而马谡第一次领军的表现也是正常的,他如果能在逆境中多历练一些年份就好了,很有可能真的成为蜀汉陆逊。(再次证明诸葛亮、陆逊这样的人才是“培养”不出来的)。

匿名回答于2019-07-06 01:23:4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