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日军为何没能打下潼关?

潼关之所以被称为“天险”首先是因为这里处在中条山和秦岭之间,黄河流经这里被挤压在一处及其狭小的区域,这里遍布丘陵和高塬。丘陵大家都明白,高塬又是什么呢?其实高塬是在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奇特地貌,它是因为水流不断冲刷形成的一种地形。这种地形顶部非常的平坦而且面积很大,但它的四周却被流水冲刷成陡峭的山壁。所以潼关这里峭壁陡立,非常的险峻,想要从这里经过必须要登上高塬顶部才行。但是要登上高塬顶部就要经过一个叫做黄巷坂的地方,这里长约15里,但两侧都是险峻的高崖,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日本侵略者见识到这里的地形之后,知道攻不下潼关也就靠近不了西安。




然而除了潼关天险之外,日军进攻受阻还有其他的原因。首先,当然离不开西安军民的众志成城,决心抗战到底的精神;其次,当时民国政府也深知西安此地的重要性,不断曾兵强化防守。抗战时期的第十军区就设在这里,胡宗南为副司令常驻于西安;在八路军主力部队因为在此地建立了陕甘宁边区以及多块根据地,对此处的防御也十分的重视;其后,日军方面当时对西安的作战计划也出现了分歧。一面日军希望在可以“避免伤亡”的前提下迫使蒋介石投降,尽早结束中国战场上的战斗。


另一面日军当时正在全力进行太平洋战场上的作战。这样一来进攻西安的计划没有被日军提上进程,使得西安变得相对安全。最后,当时日军很有心机,他们认为当时国共双方存在的矛盾正有激化的态势,与其冒险进攻西安不如去进攻常德等地更容易。正是因为以上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使得西安成为了抗战中为数不多的几座没有被日军攻占的大城市之一。

匿名回答于2021-01-05 01:15:33


日本的资源有限,人口、粮食和矿藏是优先考虑的事情,东北是矿山和兵工厂,江浙沪是经济中心,京津冀是政治中心,豫湘桂是战略通道,而且日本优先考虑占领的的还是城市和铁路沿线。

而且潼关的地形也不利于日本的进攻

匿名回答于2021-05-06 09:24:05


从1938年到1939年底,日军从府谷渡口到潼关渡口,共发动了大小20多次的渡河战斗。特别是1939年,汪精卫投降了日本,汪精卫建议要快占陕西,要狂轰滥炸西安和黄河各渡口,就可战胜张学良和杨虎城所部。

日军对陕北宋家川这个大渡口,一连进行4次攻击,飞机大炮开路,战船跟进。但我军在敌人滥炸时,集中向敌船发射火力,打得敌人仰船翻,落荒而回。

但回到东岸时,准备渡河的后续日军又遭到突如其来的袭击,阵营大乱,赶快向太原方向退去。

匿名回答于2021-05-11 02:53:4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