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典型当代的吃苦事例?

薛其坤出生于蒙阴农村,小时候家里穷,农忙时不上课,父母平时都忙着下地种田,哪有时间管你读不读书?

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薛其坤顺利考进了山东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曲师大物理系,一心想报考哈工大的研究生,结果高等数学只考了39分。落败的他憋了一口气,回到学校一边教书一边苦读。两年后,报考中科院物理所,这次更惨,物理只考了39分。连续两次落榜,对他的心理打击非常大,周围人也劝他别固执,可他还是鼓起勇气考了第三次,终于考入中科院物理所。

人家读博士,5年,他却花了整整7年。甚至在硕士毕业后一两年,他一度想放弃自己的科研生涯。那时身边许多人下海,每天看起来都特别充实。薛其坤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当时,薛其坤在北京读研,妻子和孩子在山东生活,他想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人家都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自己的前途在哪儿都不知道。突然有一天,导师陆华的日本同学,来华访问,相中了薛其坤,便安排他去日本留学。他的人生才由此迎来转折。

薛其坤对日本的岁月记忆犹新,“那时候,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有时困得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在日本学界,樱井利夫治学以严格著称。这位导师要求薛其坤一周工作6天,7点来实验室,11点之前不许离开。不管刮风下雨,必须准时到达。薛其坤在日本语言不通,作息严苛,让薛其坤感觉异常孤单,跟家人通电话,几乎要落泪。

有一次,上幼儿园的儿子,在电话里给他背刚学到的课文:“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

听着儿子稚嫩的童音,薛其坤忍泪振作了起来。他起早贪黑做实验,实在感到疲倦了,就躲进厕所里小眯一会儿。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他取得一个科研上的重要突破。

导师樱井利夫奖励他去美国,做一个20分钟的学术报告。结果这20分钟的学术报告,又给他逼出一项技能。薛其坤的英语口语非常差。甚至没办法完整说一段话他就把演讲一字一句抄下来,专门找了一个房间,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训练,从头到尾,模拟了80多遍!他不但纠正了发音,还把演讲进度控制在秒上,连每一个单词做什么手势,他都练习到位。

果然,报告结束时,现场爆以雷鸣般的掌声,所有学者都前来祝贺他。当时那份成功的喜悦,就像夏天喝冰镇啤酒一样舒爽。这段艰苦的求学经历,重燃了他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科研的责任,还促成了超刻苦的学术精神。

回国后的薛其坤,已经完全像变了一个人。20年间,他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在330天以上,每天,工作时间在15小时左右,年平均工作时间,高达5000小时…

厚积薄发的他,35岁晋级教授,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当中,最年轻的院士之一。20年如一日的坚持,如果没有对学术的专注,没有与科研成果的较劲儿,这种生活就会苦不堪言。但薛其坤感到无比快乐。长达4年时间里,薛其坤带着自己的团队,不断尝试,不断失败。1000个样品,反复测量,一次次不顺利、调整,再测量…

薛其坤的吃苦精神,深深影响团队里每一个人。大家甚至会比他还要早到实验室,夜里战斗到12点之后才离开。遇到挫败、委屈和心酸,薛其坤常常给团队打气说:“全世界都试图攻克这个难题,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科学发现特别是重要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们只有冲,没有退路!”

薛其坤知道,实验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的不只是个人,还是国家的科研荣誉。作为中科院的院士,他没有任何的理由,去推辞这样的科研责任。必须为这个民族做出成绩。

最终,团队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个实验成果一旦应用,将改变电子的运动轨迹,降低热消耗率,加快运行速度,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研究成果将推动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电子学器件发展,必将加速信息技术革命进程,掀起一阵阵科学风暴,改变一个又一个行业,乃至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未来的某一天,超级计算机,将可能只有iPad大小,智能手机内存也许会超过,目前最先进产品的上千倍,除了超长的待机时间,还拥有无法想象的快速。

匿名回答于2020-11-24 19:39:3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