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哪位高手“文明”说文解字一下?

人类为实现理想和谋求生存发展,根据以往改造自然实践活动中的感知而获得的知识、经验和已经创造的物质条件为基础,进行创造各种有形与无形文明成果的过程,称为文化。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文明是指已经形成的有形或无形的成果,文化是指创造文明成果的过程。

“文”,最初的字型是上下重叠的两个“×”,有点象“交”字,应当是在物体上做个记号,以表示某个物件是属于某人生产、使用或者所有,就象笔者以前在农村参加劳动时在扁挑、镰刀、锄头等工具上做个记号一样。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曰“五章以奉五色”,注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读fǔ),黑与青谓之黻(读fú)。”

《荀子·非相》称:“美于黼黻文章”。

《韩非子·十过》称:“茵席雕文”。

《诗·小雅·六月》曰“织文鸟章,白旆央央”。明代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中有“斑文小鱼”的说法。可见“文”的最初意义应当是“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原始部落人在生产工具、生产资料、产品上刻制的符号越来越复杂。

一方面继续用刻划创造花纹符号来标志明确生产工具、生产资料是属于某人生产、使用或者拥有,以取得他人对其生产、使用或拥有权利的尊重而神圣不受侵犯,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物件、产品上的装饰图纹;另一方面刻制创造的花纹符号就逐渐发展成为文字,如甲骨文。

到了秦代 “文”已成为独体字,泛指文字。如《后汉书·张衡传》称“饰以篆文”,《汉书·刘歆传》称“分文析字”,《左传·宣公十二年》称“夫文,止戈为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称“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等等,这里的“文”就是指文字了。 “化”,古字为“匕(读bǐ,匕首的匕)”。会意字。甲骨文上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

汉代许慎的《说文》称“匕,变也”。段注曰:“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易·系辞传》称:“知变化之道”,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荀注曰:“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礼记·乐记》称:“故百物化焉”。

《周礼·柞氏》称:“欲其化也”,注曰“犹生也”。

《荀子·正名》称:“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注曰“化者改旧形之名”。

《国语·晋语》称:“胜败若化”,注曰:“言转化无常也”。

《吕氏春秋·察今》称:“因时而化”。可见,“化”的最初意义应当是变化。 从上可见,“文”与“化”结合成为“文化”一词,其意义应当是指人类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文明成果的过程。笔者认为,任何事物经过人文改变形状、性质,带有人文痕迹的,都可称为文化。我们经常所称的“文化程度”,是指人们所掌握知识、经验、劳动技能的程度。一个原始形状的物体,经过“文”之后,则变成了权属明确、形状、性质改变的物体。

人们“文”一个物体,并不是盲目地进行的,而是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有计划、有步骤、有预想目的地进行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人们“文”了一个物体之后,又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由此一步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人的头脑中积累越来越多,并相互传授学习,代代相传。人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就会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对自然、社会和对自己生存发展的主观看法,这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类这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观念性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文化。正是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人的头脑中越来越多地积累,所以,人类在改造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匿名回答于2019-08-24 10:03:5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