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中有谁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积极入世的?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谢灵运与孟浩然一直奉守“学而优则仕”的入世观念,但是时不我与的政治遭遇使其无奈隐退。在此影响下,二人诗歌创作中难免会有抑郁低沉的声音。虽然在盛唐气象影响下的孟浩然有着相比于谢灵运多一点的乐观,但是面对理想的破灭也不免伤怀失落。如谢灵运《游南亭》一诗: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诗歌开头描写的是夕阳之景,而且伴随着的是阴雨天气,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命运多舛,只是空有一身抱负而已。“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奠定了哀伤的感情基调,诗歌结尾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知音难寻的失落感。孟浩然《夏日南亭寻辛大》与此诗意境相似,诗中写到: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诗歌一开始写到的是南亭夜晚清幽淡雅的景致,日光西沉、明月东悬。闲卧之中一边闻着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一边听着清响的竹韵,美景也同诗人一起陶醉于闲淡之中。接着诗人又以对友人的怀念收笔,“影伴身”的孤寂和知音难觅等心绪使一片乐景被哀情淹没。

匿名回答于2021-07-24 20:58:2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