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资治通鉴有哪些经典的话?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等撰写的编年体通史著作,共二百九十四卷,历时19年完成,约300多万字,在我国史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梁纪》。勤俭节约,可以彰显一个人的美德。

二、明者销祸于未萌。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聪明的人总是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三、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魏纪》。一生没有说过任何怨恨的话,恐怕连圣人都很难能够做到。

四、欲知其人,观其朋友。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要想知道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可以观察他身边朋友的素质。

五、欲知其人,观其所使。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可以观察他所使用的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六、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记》。发怒的人,我们时常看到。但是那些时常将笑容挂在嘴边的人,确实深不可测的。

七、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家中贫困的时候,就想要有一个能操持家务限量的妻子。国家发生动乱的时候,就想要有位能够治国的宰相。

八、见黄雀而忘深阱,智者所不为。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梁纪》。看见黄雀就一心想捕捉它,而忘记了前面还有陷阱;这种事情,聪明人不会去干。比喻利令智昏的人,一心想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

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所谓的才学,是道德的资本。所谓的德行,是才学的主帅。这其实是说,个人的道德素质,要高于个人的才学。这是因为一个人无才,但是有德的话,只不过平庸,难以成大事而已,如果一个人有才却无德,那对于社会的危险就大了。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然后才是知识、技能方面。

十、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赏析: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德行胜过了才能,可以称之为君子,才能盖过了德行,可称之小人。这在于告诫人们,在加强自身技能、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历史是博大精深的,古人的智慧也是高深莫测的,若你想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不妨多去阅读资治通鉴,接受司马光的劝告。为人处事的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在后天中的磨炼中不断成长,使自身更加强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的为成功增砖添瓦。

《资治通鉴》这套书,是北宋司马光耗时近20年主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包括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用人之道,驭人谋略之道,更包括各种心机计谋、帝术人心之道,读完这部书,无论是你的思维能力,还是大局观都会有一个极大的增长。

匿名回答于2022-04-16 15:59:47


1、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八》

2、政贵有恒。

3、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后周纪五》

6、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7、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8、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9、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资治通鉴·魏纪五》

10、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七》

1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1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资治通鉴·汉纪三》

1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1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必循旧。

15、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1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晋纪十八》


1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三》


1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19、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2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八》


21、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


22、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23、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2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匿名回答于2022-04-16 16:50:0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