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鼓楼大街的历史传说?

中轴线的北端点,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商业中心”——鼓楼商业街区,于元代初年形成,明永乐间重新规划建设,绵延于清、民国以迄于今。

地安门外大街,现在当地还有老人称其“鼓楼大街”或者“后门大街”的。如果从鼓楼自北向南而行,能明显感觉到这条大街西侧的人流量大,及至后门桥再南,则是大街东侧的人流量大了。

换言之,自北向南,人们先是沿街的西侧,即靠近什刹海的一侧行走;一到后门桥,便鬼使神差,大部分人会自然而然地过桥走到路的东侧去,向南走到地安门十字路口。反之,若从地安门十字路口向北,则大多是先走路东的一侧;到了后门桥,便拐到路西,沿街的西侧北向行走。

这线路很像一个“之”字。人们在老商街行走的这种“之字形折线”现象,商业界的老先生称之为“阴阳街”现象。这种情况在西单、王府井,曾经都能看到。所有这些折转点,如果测算,基本上都是位于那些老商街长度的0.618的位置。

这些折转点具体是指老商街上客流最为密集的地方,仿佛形成了一个人流的大漩涡。这也是商业街最为金贵的地段。这个“黄金漩涡点”,巧合数学上著名的“黄金分割率”——0.618。

具体到鼓楼大街,后门桥的最高点,大体就是其街道长度的黄金分割点。这从记述清末民初这条街上一些字号名家的文章中,能得到印证。

绕脚也要去吃那口炸灌肠

后门桥北侧路东,客流量不如路西。但把着桥头,却有“福兴居”灌肠铺,炸灌肠是北京最著名的一家。

马路对面,是“合义斋”,也以炸灌肠出名。虽然“合义斋”在“阴阳街”的阳面,占据有利地势;但是福兴居却把所谓阴面的劣势化解了,以至于人们宁愿多走几步路,绕脚也要去福兴居吃那口炸灌肠。

福兴居、合义斋两家的始创年代其说不一。

民国年间,京城百姓曾经有段“北京小吃四绝”的“磕儿”:“都一处的炸三角,会仙居的炒肝儿,穆家寨的炒疙瘩,后门桥的炸灌肠。

炸灌肠,实际上是鼓楼一带,甚至是当年北京内城满族饮食文化的地标。

据爱新觉罗·灜生所著《京城旧俗》中说:“清中期前,北京满族人日常多是吃油炸真鹿尾”。“后因关东货来京日见稀少,加以满人生活日艰,真鹿尾吃不起了,所以改吃炸肉末灌肠”。

后门的“大葫芦”酱菜是最爱

后门桥北侧路西,有座大名鼎鼎的敕建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六年(632年)。

火神庙边儿上,是“宝瑞兴”酱菜店,因为门前安置了个木制的大葫芦做招幌,俗称“大葫芦”。汪曾祺在《吃食和文学》中说:“中国的酱菜大别起来,可分为北味的与南味的两类。北味的以北京为代表。六必居、天源、后门的‘大葫芦’都很好。”

翁偶虹在《鼓楼三条街》中说:“驰名北京的‘大葫芦’酱菜园,门外设置一个须弥座丈把高的朱色大葫芦,标出特帜,所售酱菜,与南城的六必居,东城的天义顺,西城的天源园,并称为北京四大酱菜园,初夏售卖‘雷殛疙瘩’(即五香腌制的软质芥菜疙瘩),尤为精品。”

据鼓楼一带老住户说,宝瑞兴的大葫芦有一人多高,两人多宽,刷的是大红漆,远远的就能看见,是鼓楼街面上特别的一景。大葫芦家的黄酱和酱菜,是后门一带满人的最爱。

此外,火神庙山门前的小空场上,总有一些小商贩摆摊售卖,诸如书摊、风筝摊等。曹氏风筝传人金福忠就曾在庙外摆风筝摊。

京城“老号”天汇轩大茶馆

后门桥南侧路东,距桥最近的,有个天汇大院,那是当年天汇轩大茶馆的旧地。天汇轩的始创,有说是清中叶,也有说是清道光年间。还有说其存世约一百四十年的,如果按照它在1921年歇业倒推,那就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左近始创了。

金受申先生《大茶馆》文中记:“北京以先的大茶馆,以后门外天汇轩为最大,后毁于火,今成天汇大院,曾一度开办市场,其大可知。”

当时的天汇轩,建有房屋上百间,有雅座、庭院,还有为茶客制作满汉饽饽的炉房,以及停放大鞍车的停车场。天汇轩的茶客,以步军统领衙门的官吏居多,还有“宫里当差的”,如御膳房的厨师、皇宫的车夫、工匠等。

他们在天汇轩品茶、闲聊,无形中就把一些技艺、绝活传布到民间。于是,天汇轩成了宫廷与民间交流的“枢纽”。会贤堂、致美斋等饭庄的厨师,得过御膳房名家的“真传”。最初“传经送宝”的地方,就在天汇轩。

天汇轩还是老北京鸟文化、虫文化的“俱乐部”。每年春秋两季,天汇轩掌柜均以花笺红封请帖邀请养有套子活鸟者莅临茶馆,轮流主持“串套”,为众人所养之一般鸟“押音”(亦称“押口”)。冬天的天汇轩,又有鸣虫“赛会”。

清末民初,后门桥南的天汇轩,每天茶客盈门,熙熙攘攘。这里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色人等的汇聚之地。有官面上的、提笼架鸟的、撂跤练把式的,还有拉房纤的、跑合儿的。时不时的,还会有商界头面人物、古玩书画界的名人等。

光绪末年,天汇轩由茶馆改为戏园,名曰天汇茶园,约集京剧名角轮流演唱;还有演评书和单弦。“单弦大王”荣剑尘(满族健锐营人),经常在天汇茶园演出。如此看来,天汇轩在北京评书、单弦的发展上,还做过历史性贡献。

上世纪20年代,茶馆改市场;又坚持了不多的年头,才变为大杂院。但它门前南来北往的人流量,至今仍然大于大街的西侧。

后门桥南侧路西,与桥北相比,就要冷清得多。这里的商业,或是只对应当地居民日常必需,如粮食店、油盐店;或是特殊行当,如古玩店、挂货铺等。

以清末民初为时间段,以后门桥为节点(如果从行人的角度,则应称之为“折转点”),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仅只在后门桥南北两端的西、东侧(或附近),都有驰名京城的大店铺,如宝瑞兴酱园、天汇轩大茶馆;桥北路东的福兴居虽然是小饭铺,但以炸灌肠的“一招鲜”也名扬京城;桥南路西端,则未见人气旺盛的商铺。

匿名回答于2021-06-22 00:56:57


鼓楼南北街最早形成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大约有1300多年的道路历史,它是临汾古城南北中轴线上标志性道路。从元代末期,就已经形成城市主干交通道路。”“明清时期鼓楼到北城门(就是今天的鼓楼北加油站)这是最早的鼓楼北大街,全长大约是960米,宽5---6米,土路面;鼓楼南大街就是鼓楼到南城门(就是现在的环城南巷东口)长度大约为790米。那时候鼓楼南北街加在一起全长约1750多米。”

匿名回答于2021-06-28 19:12:22


73万

每一个老地名背后都承载着鼓楼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有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隐藏在古老的街巷里。在世人的口耳间传颂,泛黄的记忆涌上心头,光阴也添了一抹温柔。

渡鸡口

渡鸡口地处鼓西路与北大路交叉处,在达明路的末尾,古时这里西通洪山桥,东临鼓楼前,属于闹市之列。

“渡鸡口”的名字与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有关。传说铁拐李奉玉帝之命下凡超度道德高尚之人上天,他下到凡间,变成一个乞丐,蓬头垢面,一身褴褛,小腿上还有溃烂发臭的伤口,他沿街流浪乞讨,却很少有人施舍,甚至还恶语相向。

铁拐李深感世态炎凉,正在叹息之际,一只公鸡从巷子里跳出来,往铁拐李腿上一口一口地吞蝇蛆,为他把腿上的烂肉啄尽。

铁拐李十分感动,便把那只公鸡渡上了天。此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渡鸡口。

这则故事饱含“宁渡禽兽,不渡恶人”的哲理。虽然有怪诞的成分,但这些正邪分明的传说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我们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地址:鼓楼区鼓西路与北大路交叉处(达明路末尾)

择日街

渡鸡口往北不远,就到了择日街。说它是“街”,其实却是一条呈丁字形的小巷。其间又分为择日直街和择日横街,东西走向为直街,东起北大路,西至卧湖路;南北走向为横街,北起湖东路,南接择日直街。

据说,清末这里住着一位屡试不第的儒生叫陈登夫。此人读了不少卜卦算命类的书,对择日(福州话称踏日子)、看风水诸事特别感兴趣。他能说会道,初时替亲戚朋友讲运气,“踏日子”,偶尔被他说中,办事顺利或做生意赚了钱,就说他日子择得好。如此这般,传扬开去,慢慢就有人上门请他指点迷津。陈登夫不久便闻名遐迩,生意兴隆。许多人从郊县各地慕名而来,小巷内一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这位“黄道吉日能人”的群聚效应,让这条小巷成为了当时的算命一条街,“择日街”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解放后,虽然算命摊被遣散了,名字却被保留下来。

如今的择日街上早已不见当时算命摊的踪影,它成为了鼓楼区里一条寻常巷陌,白墙灰瓦的小巷自带清冷意境,街边榕树盘根错节地生长,小巷里的时光平缓流淌,悠悠而过,又是一年。

地址:鼓楼区北大路中段

走访鼓楼的长街小巷,探秘地名背后的文化底蕴,它们从旧时光中走来,在光阴的更迭中见证着鼓楼的历史风华,经过千年百年,也仍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匿名回答于2021-06-21 23:49:33


在涿州人的印象里,鼓楼大街是一个刻在骨子的“印记”, 几代人都对她情有独钟,可以说这是涿州最有名的一条大街了,据说当年乾隆也从这大街上走过几回。鼓楼,又称通会楼,高20余米,左角为钟亭,右角为鼓亭,嘉靖乙已知州何缤重修。其鼓早在建国初就不知去向了,钟却一直保留到七十年代。

人们并不因为有钟无鼓而称其为“钟楼”,总习惯地称为“鼓楼”,甚至连其所在的城内中心街道都以“鼓楼大街”为名。

匿名回答于2021-06-22 03:25:33


中轴线的北端点——鼓楼

中轴线的北端点,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商业中心”——鼓楼商业街区,于元代初年形成,明永乐间重新规划建设,绵延于清、民国以迄于今。

地安门外大街,现在当地还有老人称其“鼓楼大街”或者“后门大街”的。如果从鼓楼自北向南而行,能明显感觉到这条大街西侧的人流量大,及至后门桥再南,则是大街东侧的人流量大了。

匿名回答于2021-06-24 01:45:12


鼓楼的传说:

传说钟楼原有一口铁钟,但声音不够洪亮,于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来铸钟。要铸一口铜钟,可是3年过去,铜钟仍然没能铸好。皇帝发怒了,斩了监铸的太监,并限令80天内铸好大钟,否则就把全体工匠处斩。负责铸钟的师傅名叫华严,是当时有名的铜匠。

为了铸造这口大钟,他是耗尽了心血,可是铜钟体积太大,难度太高,怎么也铸不好。眼看限期将至,华师傅念叨着:“是不是缺什么东西呢?”华严的女儿华仙过来了。华仙母亲早丧,小姑娘聪明伶俐,跟父亲学会了不少铜匠活儿。大家都夸老铜匠养了个好闺女。

匿名回答于2021-06-26 07:34:28


历史渊源

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清代划每夜为五节,每节为两小时,晚7时至9时(戌时)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9时至11时(亥时)曰二更;11时至此次01时(子时)曰三更;1时至3时(丑时)曰四更;3时至5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

北京鼓楼

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义,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今旧鼓楼大街南口。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重建钟鼓楼。

史料记载

据谈迁《北游录》记载,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二楼毁于火灾,乾隆时重建,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时,钟鼓楼上文物遭到了破坏,建筑幸免于毁。民国年间钟鼓楼对外开放,民国十三年(1924年)将鼓楼改为明耻楼,第二年复改为齐政楼。

北京鼓楼

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随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利用。1996年,钟鼓楼[2]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匿名回答于2021-07-06 21:43:2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