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实业救国是什么意思?

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

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中国的民族资本家与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始终紧密联系,彼此不分。

19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这次失败深深刺激了国人。小国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崛起,并实现了现代化转型的案例,使得它很自然地成为中国发展的模仿对象。一些人把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归结为彻底的革命,发达的工商业和良好的教育体制。于是有志之士纷纷东渡学习革命,或鼓吹新式教育。而“实业救国”思潮也应运而生,商业是发展最好的驱动力。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1:23:39


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謇创办有纱厂、面粉厂等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5条:改良各种行政机关、调整和统一度量货币、疏通货物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归实业界、制定特别保护奖励法规;提出要扩大出口贸易、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等具体办法,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

1910年,清政府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梁启超竭力宣扬只有振兴实业才能救亡的论调说:“苟实业更不振兴,则不出三年,全国破产,四万万人必饿死过半”(《饮冰室合集·文集·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

辛亥革命后,一些敌视资产阶级革命的人甚至提出“舍政治而谋生计”的口号,鼓吹“绝从事政治之心,而专心致志以营生业”,这是一种否定资产阶级革命,为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北洋军阀势力篡夺政权张目的论调。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1:31:54


实业救国就是以工业为中心来兴办中国的实业。通过兴办实业的途径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此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实业救国论者虽然不排斥其它温和的救国方式,但把发展实业放到首位,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富强的基础,这是实业救国思想区别于其他救国方案的主要特征。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1:32:00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

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甲午战争(1894~1895)后,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续富国策·劝工强国说》),这可说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滥觞。20世纪初,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对于储金救国之感言》)。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论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实业救国论经他提倡而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

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

匿名回答于2021-09-28 01:37:3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