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关于温饱与道德的古文?

名言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及小康,只不过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罢了。

《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是谓小康。

”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孔子的不知道,管仲倒是有一句挺出名,“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匿名回答于2021-07-10 05:02:13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注释】 牧:本意为牧养牲畜,引申为统治或管理民众。牧民:治理人民,统治人民。四时: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个季节的农事。务在四时:指注重农业生产之意。仓廪(lǐn):指粮仓。守在仓家:要守护好粮仓,指要保证粮食储备。辟:开辟,开垦。举:尽,全。辟举:全面开垦。

【译文】 凡是拥有国土治理人民的君主,务必重视四季的农事,保证粮食储备。国家富足多财,远方的人们就会前来投奔。荒地开发得好,国内的居民就能安心留住。粮仓储备充实,人们就会知道遵守礼节;人们衣食丰足,就会懂得荣誉与耻辱。

【评说】 丰衣足食是普通民众最基本的需求,然后,才谈得上教化和其他一些事情。在中国,皇帝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只不是每年举行。在明清两代,祭祀先农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而且,皇帝都要亲自下田耕种,以示万民。俗话说的“一亩三分地”指的就是皇帝亲耕的田地。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帝王对农事的重视。

匿名回答于2021-07-13 10:00:1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