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什么是最具代表性的鼓舞舞蹈?

时代在召唤,广播体操。

匿名回答于2021-03-18 09:56:02


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乐器,《山海经》记载黄帝杀夔,用夔的皮制鼓,声振五百里。“以鼓作舞,鼓之舞之”。它真切地表述了人们以鼓相伴,翩翩起舞的活动,这种活动被称之为“鼓舞”。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的活动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自古以来人们曾将鼓用于祭祀、征战、庆典、操练、报时、巡更,包括婚丧嫁娶和喜庆丰收,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和历代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各民族各地域在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中又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鼓舞形式。

【长鼓舞】

      中国流传长鼓舞的有以朝鲜族的和瑶族的最具代表性。 朝鲜族长鼓舞源于传统的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也叫“仗鼓舞”,是朝鲜族自娱和娱人经常跳的舞蹈。瑶族长鼓舞多在瑶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长鼓舞的历史悠久,在瑶族传统的祭盘王仪典中和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

瑶族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有的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上手舞长鼓,边打边跳。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铜鼓舞】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铜鼓在古代曾有多种用途,它既是乐器、祭器和礼器,又曾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清代以后,仍用于祈神、祭祀、治病、丧葬、娱乐等活动,并用鼓声传递信息。铜鼓上积淀着古代农耕民族、沿海渔民的文化创造,也可以探寻在今日民间舞蹈中的遗存。主要在壮、苗、彝、瑶、水、布依等民族中流传,是今日比较偏僻的山区村寨。铜鼓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铜鼓为主,还配合芦笙、大鼓等乐器作为伴奏,一般都在节日中进行。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节日和活动方式,舞蹈的跳法与风格各有特色,他们从不同方面继承了古代铜鼓、铜鼓舞的功能与乐舞习俗,并不断汇入新的文化创造。

【太平鼓舞】

又称单鼓、羊皮鼓、扇鼓。主要流行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满族、蒙古族、汉族人民中间。

扇鼓舞是流传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及周边地带的中国民间祭祀舞蹈。三人一组,表演者身穿法师服,手持蒲扇形单面羊皮鼓和柳条鼓槌,或三尖两刃九环刀等祭具,边击边舞、唱舞相间,表演内容按祭祀的不同区分,主要有驱瘟、祭虫、保平安三种。因羊皮鼓如扇形而得名。源于古时的巫舞、傩仪。寄托着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扇鼓舞作为一种汉族民间祭祀舞蹈,表演程式有谒庙、请神、出旗、升幡、沐浴、安老爷、交三皇、曳黑虎、回神、送神、散钱粮、倒幡杆、施鬼神,最后以载娘娘结束。

甘肃兰州的“太平鼓舞”,鼓为桶形,鼓长1米,鼓面直径50公分,由男子集体表演,气势磅礴,鼓声如雷,声震一二里外。如此庞然大鼓,表演者挥舞自如,还要表演“鹞子翻身”、“乘马扬鞭”等名目,特别是“弯弓射雁”的舞姿,演员一手托鼓腾空而起,另一手同时在空中击鼓,给人以振奋和激励。

【手鼓舞】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为女子独舞,用手鼓伴奏,舞者能随鼓点的变化舞出不同的姿态。表情丰富细腻,动作柔软灵活。主要表现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欢快情绪。

手鼓的鼓点以切分节奏为特征,头部左右摆动是该舞蹈的主要特点。鼓点与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内容大多表现劳动、生活中的欢乐情绪。

【花鼓舞】

花鼓舞又称地花鼓、花鼓小锣等。主要流行于湖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的彝族、苗族、汉族等。花鼓的表演形式通常是男执锣,女背鼓,以锣鼓伴奏,边歌边舞。花鼓的曲调是在当地小调和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花鼓调,各有不同的风格。

苗族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表演样式多变,男女舞蹈动作有别,贴近生活,大致分为劳动生产动作、生活动作、武术动作和模仿动物动作四类。两女或两男表演双人鼓舞时,同打一端鼓,要求两人的动作对称、鼓点一致;一男一女双人舞时,则是两人同打一端鼓,两人虽动作一致,但一人打鼓一人陪衬。苗族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

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磨皮大寨的花鼓舞,再现了磨盘山彝族祖先的征战和与敌人格斗、厮杀的壮烈场面。 整个彝族花鼓舞活动先用钹、锣,镲声作为前奏,用铿锵悦耳的伴奏乐烘托气氛,场上舞蹈队员们合着铿锵有力的节奏飘然起舞。舞蹈动作非常丰富,特别是脚部的动作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如:蹬、顿、甩收、跳、越;绕花、蹬转、崴脚等。再如吸脚空转、双脚纵步,空中崴脚等更是力度重、技巧高、难度大。令人叹为观止。同时腰、头等部位大幅度摇摆晃动,动作干净利落、粗矿豪放。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特有的勇敢强悍、豪爽开朗、刚毅大方的性格和气质。

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期间。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根。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匿名回答于2021-10-19 23:53:4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