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保定南关大桥的由来?

历史上的保定航运起点为保定南关府河上的天水桥,天水桥,俗称南关大桥,为明代建筑,位于保定南关府河之上,因府河发源于一亩泉和鸡距泉,自西北乾方而来,古代以“乾”为天的代称,故名天水桥。宋淳化年间(公元990年—994年),在此曾建木桥。明成化年间(公元1485年)改建为拱形三孔石桥。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重建。该桥长35米,宽8米,桥墩,桥身保存基本完好,是保定市内现存最大的古代桥梁,1984年公布为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建国初期,古城南侧的市民多直接从府河内取水饮用。“府河当年还具备航运的能力。“在清代直隶总督李鸿章《奏修治府河摺》中写到‘府河来源,常年畅旺,天津及南、北运河,米、盐、百货,樯集省城。’即便到了上世纪20年代,在天津港进、出货物总量中,津保水运量占了近一半。”天水桥下看府河。

府河河道

府河边上是如今破败的航运管理站,1988年版《保定市志》曾有记载,1949年7月,府河河道疏浚,津保航道全线恢复通航,保定设立了府河航运管理站。1952年底,此处改名为保定管理站,驻保定刘守庙码头,60年代后,随着府河流量减少,船只无法通航,人员也就随之调离。

自明清以来数百年间,府河、白洋淀、大清河构筑起津保之间重要的内河航运通道。据统计,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进出天津的民船59604只,来自大清河的船只有21236只,占总量的35.6%。1860年《北京条约》签署后,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津保之间航运贸易量与日俱增。直到20世纪60年代,津保之间的内河航运才因干旱、上游修建水库等原因逐渐干涸荒废。

匿名回答于2024-05-12 01:33:14


1.天水桥,俗称南关大桥,位于保定旧城南门外府河之上。这座三孔石拱桥,桥长28米,宽7.1米,拱圈系半圆形,拱腹下净高在6米以上,规模宏壮,隐若长虹。探其前身,为始建于宋淳化年间的一座木桥。

2.据《清苑县志》记载:“一亩泉自西北来,合流鸡距泉东南下,蜿蜒于城郭之南。水之上,旧有桥。兴废糜常,因革无考。”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载,宋淳化年间(公元990一994年),疏浚一亩泉时,在此处曾建木桥,“每大水桥辄冲坏”,因而多次重修。

3.明代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改建为石桥,因一亩泉、鸡距泉出自保定西北乾位,按旧时八卦“乾”代表天,天生水,故名天水桥。天水桥曾经历多次翻修翻建,现存的天水桥为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保定知府章时鸾兴工重建。

匿名回答于2024-05-05 12:45:1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