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生态农业怎么发展的?

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大大增加了,农村的形势越来越好,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到农村去兴办实业。其中,发展生态农业是重要的创业形式。如何发展生态农业?今天,小编就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使用无机肥料种植。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种植农作物时,一定要注意多使用无机肥料来种植。

2/6

少使用农药杀虫、除草。如果农作物有虫病害了,除非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不要随便使用农药、除草剂等。

3/6

结合农作物种植适当的果树。在田埂上或在旱地里,可以结合种植一些果树,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在夏天时带来阴凉。

4/6

结合农业养鱼、养家禽家兽。可以搭建一些养鸡、鸭、鹅和养牛、羊、猪等的房舍,把这些动物的粪便收集好做有机肥,然后种植一些蔬菜、草等用来养鱼。

5/6

使用物理方法储藏、运输。农产品收获好以后,为了能卖到好价钱,在包装、储藏、运输、出售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

6/6

开展农家乐等旅游参观服务。如果农场足够宽,还可以把种、养、旅游结合起来,实行一条龙服务,以便增加收入。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13: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快完善农业标准,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构建生态安全农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重点灌区全面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推广旱作农业。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结合规划经验指出,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与开展生态乡村建设统筹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发达、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生态农业统筹发展,为加快土地流转,构建标准化农业产业园区,引进新品种,与科研院所相结合,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打造生态农业产品品牌;结合农村宜居环境建设,融合休闲农业观光,开展乡村民宿、文化体验等第三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16:29


如何发展生态农业?

我来答共1条回答

易书科技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2019-04-13

如果说企业的清洁生产主要从工业的角度来考虑生态伦理建设的问题,那么,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伦理建设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代常规农业是依靠化肥和农药来解决农田营养问题和病虫及杂草控制问题。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全球的粮食紧张局面,为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是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就是揭示农药大量施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由此引发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化肥和农药像一把双刃剑,对农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必须对其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

要控制化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既要控制其施用量,又要严格执行使用规程。目前国外实施一系列法定的一般预防性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前者的方向是消灭不合理地使用化肥,控制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如利用有机肥在最佳时期按规定用量、用适合当地的方法施肥,在轮作中栽培过渡性作物,施用长效肥料等。一般预防性措施包括对肥料的正确运送、保存和施用等。

农药是消灭对人类和植物的病虫害的有效药物,在农牧业的增产、保收和保存以及人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都起很大的作用。但农药有其利也有其害。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空气、水源、土壤和食物受到污染,毒物累积在牲畜和人体内引起中毒,造成农药公害问题。为了防止农药的污染和危害,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研究新的杀虫除害途径,联合或交替使用化学、物理、生物和其他有效方法,克服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做法。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工作。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农药品种和剂型进行安全评价;并从急性、蓄积性和慢性的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联合毒性,对眼和皮肤刺激性和变态反应,农药代谢产物的毒性,农药的残留行为,对水生动物和益虫的毒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全面比较,然后制定允许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搞好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合理调配农药,改进喷洒方法和农药使用的性能,以便用药及时适量,提高药效,减少污染和防止产生抗药性,做到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害,并充分发挥农药的积极作用。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来代替剧毒和残留性高的农药。

除了要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常规农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个思路就是发展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我们也可以说,生态农业就是要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该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总体现化的主导思想,合理地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材料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当前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理论已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所以不少人士认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生态农业阶段。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19:12


生态农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现在面临最大瓶颈是前期投资大,见效慢,我总感觉还是产业链不完整,对于农民而言销路才是问题,重要的事说三遍,还是销路销路销路,所有销路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才能调动积极性。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19:56


生态农业是有无限发展空间的,工业化相对成熟的今天,对于人类生存发展而言,生态农业显得难能可贵!

城市集群有助于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完善,但也增添了许多棘手的新问题。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也必然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增添更多的光彩。生态农业则是创造农村发展的核武器!我认为现代工业发展扩张到一定程度必然萎缩。人们追求的不再是普通的物质,更多的关注在于生存环境,食品安全,健康快乐……

农村有广袤空间等待中华儿女开垦创造!生态农业则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我们要创造性的思考、统筹这个问题。我希冀一下心中的美景:

1.居住环境。以社区为单位,摒弃以前的村、镇,将人员相对集中,联排六层小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学校,医疗体系亦可完善。

2.生态农业。关注食品安全,规模化并不适用今后发展需求,我们不在贪大求多,而在于安全,精致。规模化带来的诸多不良问题将凸现更多的社会发展矛盾!社会化分工合作使个体独立生存发展的空间和能力大大弱化,小而美能承载更大的生存可能。所谓生态必有闭环,自给自足,循环往复。用工业化思维颠覆传统农业局限,更多的衔接宜居环境,安全食品……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19:58


一、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1.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多种生产功能的复合系统

它强调系统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它们以一种较为和谐的方式联系起来,也可以说它是以生物组分为核心的生物-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益,而并不是某一单一组分的效益。

2.生态农业突破了单一狭隘的产业的限制

在可能的情况下,它努力将农业、林业、园艺、畜牧业、水产业以及其他生物生产整合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合系统。

3.生态农业强调系统生产力的提高

因为生产力水平是判断一个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通过在时间与空间上改善系统的结构、增加系统中的养分循环和强化对系统的管理来实现,而不是仅仅依靠增加对系统的投入。

4.生态农业通过多种物质产品的提供来满足管理者的经济需求

它将努力克服或转移单一种植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因为降水异常、市场波动、病虫害、杂草以及肥料成本较高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生态农业比一般的农业生产类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为它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或引进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物种,为农民提供一些额外的收入。

5.生态农业还通过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循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人们使用更多的是可更新能源,加上节能技术的采用,可以弥补传统能源利用上的不足。另外,生态农业多使用有机肥料,采用生物控制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这可以大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生态农业并不完全排斥化学物质的投入,而是将这种投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6.生态农业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水平上实现

目前,中国的生态农业系统既有农户、农田水平上的,也有流域、区域水平上的。

二、中国生态农业主要成绩

尽管生态农业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在中国出现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是生态农业的思想却可以追溯到农业发展的早期。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耕地趋于减少,环境日渐恶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并逐渐达到现代科学水平。要想准确地描述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归纳一下生态农业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理论上,逐渐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生态农业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传递、结构特征、分类系统、效益评估、系统模拟、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根据这些研究,发表了一大批研究论文与论著,对于推动生态农业研究从传统的经验性描述上升到具有现代科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适应生态农业研究,还建立了许多生态农业试验点和观测站,这些站点已经成为生态农业试验、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

(二)在实践上,总结、完善了一系列适应于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

表1列出了根据不同物种或生产方式组合的以及在不同尺度上应用的当前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这些模式,对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些模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被推广到许多发展中国家。

种种生态农业的类型与模式

种类

主要类型

主要模式

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物种或不同生产过程的组合

(1)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

(2)水体中的复合养殖

(3)混合造林

粮食作物轮作;粮-经作物轮作;粮-蔬轮作等

池塘中鱼类混养;湖泊重负和水产养殖等

油松人工混合林系统;杉木-云杉间作系统等

不同生产部门中不同物种和不同生产过程的组合

(1)农-林系统

(2)林-药间作系统

(3)经济林-多用途林间作

(4)植物-动物共生系统

桐-粮间作系统;杉-粮间作系统等

林-药间作系统;松-参间作系统等

枣-粮间作系统;果树-作物间作等

紫胶-树木共生系统,稻田养鱼系统

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

(1)农户庭院生态系统

(2)生态村

(3)生态县

(4)防护林系统

“三北”防护林;长江防护林

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农业系统

(1)山地生态农业系统

(2)湿地生态农业系统

(3)旱地生态农业系统

丘陵山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桑基鱼塘等

绿洲农业系统;节水生态工程等

农-工复合系统与能源系统

(1)农-工复合系统

(2)能源的多层、多级利用

玉米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三)在组织管理方面,生态农业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

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决定,并在不久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在1994年3月25日由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上批准的《21世纪议程》中,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特别的强调。在以农业部为主的有关部委的领导下,第一批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也已启动,成为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与此同时,还进行了一大批省级生态农业县和生态村、镇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四)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生态农业,在促进包括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等在内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近几年所发展完善的农-工复合系统这一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充分体现了生态学中的物质循环与再生理论。在这一生产系统中,所有形式的废弃物都成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投入,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减轻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这一模式还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很大作用,从而在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个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

三、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四)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五)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之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紧紧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式,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108人。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的,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七)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23:59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农业主导模式,随着高科技迅猛发展,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种实践模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等方面科学工作者,和农民一道,创办了许多如“生态户、生态村、生态场、生态农业点。有些聪明的农民不甘守旧,他们想到了过去有人在稲田里养鱼及田里放养红萍,能够稻田水肥沃,这就是生态农业的观点。生态首先一定保证名副其实,生产的产品,生产环境,原材料和提供的商品必须是生态的、绿色的、环保的,一定要避免出现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农业农家乐、采摘园、狩猪场、观光旅游休闲产业、要有乡土气息、要有特色等等。经营理念和意识要确立先进的,在保证生态的前提下,通过培训员工,引进设备,建立制度等方面。当前生态农业概念和理论已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24:20


大家好我是乡村迹象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及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并且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一、保持底色,打牢生态农业基础。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注重源头管控,从根源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完善监测体系,健全农田土壤环境监测体系,为生态农业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科技推广,鼓励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节水节肥节药技术研究,探索更加经济便捷、易于推广的生态种养模式。

二、创造特色,做响生态农产品品牌。

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健康的“菜篮子”“米袋子”品牌。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完善乡镇和村级农产品监管责任体系,努力维护农产品品牌信誉。

三、扮靓景色,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加大对休闲农业品牌创建、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的统筹整合力度。加大控制性规划的落实力度,重视生态保护,体现农村特色,注重乡土味道,保留村容村貌。强化景观塑造,打造农业主题公园、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风景线。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另一方面在种养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环节,形成绿色生态导向的生态农业补偿制度,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知名现代生态农业品牌,让绿色产品牵引绿色生产。既要依托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等新型主体,也要构建多层级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积极鼓励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让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绿”起来。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29:16


生态农业

是生态环境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山野菜产业来说,生态农业就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利用生态可持续的发展农业,育苗、生产、销售、种植有机结合,即不破坏环境,又可以保证创造价值就像种子育苗,苗木成树,开花结果,创造价值,这样循环利用。来之大自然的,反补大自然。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31:29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生态农作物循环再利用的过程。最开始了解的就是以前家门口有一户人家养了几头猪,旁边建了个化粪池,然后将化粪池里发酵出来的沼气当煤气用,剩下的也能当做肥料用;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也发现了更加多线多元化的再利用,将农田、水果种植、人工漁业、能源等相结合,大大节省了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利用,减少了水土流失,也对现代能源问题提供新思路;比如已经研发出了用大豆作为能源的公共汽车,不仅减少了石油的消耗,而且碳排放也降低了不少。所以生态农业的发展,光靠农民本身是不足的,还需要结合农业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专家,研究新科技新方法,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也能让大家吃到健康放心的粮食。

匿名回答于2024-04-12 14:31:5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