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封龙山颂碑》雕刻的特点?

《封龙山颂碑》了。

这通碑刻立于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原本在距元氏县西北45里的王村山下。全碑纵166厘米,横100厘米,碑体可谓宏大,但其间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乏有识者。宋代,郑樵所著《通志·金石略》有著录,但没有拓本传世。直到清道光27年(公元1847)十一月,时任元氏知县的碑学行家刘宝楠,于无意间访得,遂奉为圭臬,当即拓印,有记录可考的最初拓本两通,并命人将其移置城中薛文清祠之东厢。得遇伯乐,按说是幸事,孰知,福兮祸之所伏,在搬移过程中,此碑却断为三截,令人扼腕叹息。传说是搬运的民夫嫌其太重了,原本想偷偷凿成两段,以便运送,不想却裂为三截。虚耶实耶,无从考证矣。《封龙山颂碑》的结字,大多字形偏长,重心较高,下部时见散开之势,这样,往往结字的上下、左右两部分就会引发视觉偏移,如“龙”字左边的偏旁“名”、“与”、“音”等,更显平处见奇,匠心独运。

匿名回答于2019-12-28 00:29:2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