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井田制出于怎样的考虑?

井田制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当时生产力低下,只有依靠大规模的人力才能提高粮食产量,使统治阶层和普通百姓获得足够粮食。

2.当时由于实行分封制,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国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所以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实行井田制,也能够巩固统治。

匿名回答于2024-05-18 13:55:20


井田制出现于商朝,商朝疆域主要位于中原腹地,土地平坦,耕地被划分为很多大方块,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西周时期,周王朝分封天下,土地归国家(周王室)所有,被分封的君王及贵族等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井田制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井田制规定:一井分为9个方块,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70公亩)。周围的8块田为私田,由8户耕种,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一块是公田,由8户共同耕种,收入全部归封邑贵族所有。如此的划分和设计,便于农户在耕种私田时能打理好公田。

东周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铁器的大规模使用和牛耕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晚期,井田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渐被瓦解。

到了春秋晚期,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土地私有化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61年,商鞅在秦国实施改革,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匿名回答于2024-04-15 02:56:44


井田制其实就是藉田制,或者说是藉田制的一种理想化模式。根源上,这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前提下,古人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而设计出来的一种集体生产制度。

商周以前,中国刚刚进入青铜时代,铁制品还未能得到大规模应用。在如此简陋的生产工具水平下,农业种植所需要的大规模灌溉体系,大片农田的平整、种植、收割等等农活,都难以依靠单一的农户家庭来独立完成。因此,商周时代农业种植都必须依靠基层农民的集体生产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从现代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遗迹判断,商代还是处在奴隶社会。因此,商王国的农业生产是依靠大量底层奴隶的免费付出劳动而完成。这就是说,商代社会还处于奴隶制生产模式。但到了商代末期,随着底层奴隶的反抗日益激烈,奴隶制生产模式愈发难以维持下去。

此时,周人主导的藉田制便应运而生,成为当时广大奴隶阶层极其欢迎的一项土地生产制度。

藉田制之所以由周人主导,是因为周人部落相当弱小,部落人数也不是太多。弱小的周部落既不能靠掠夺其他部族之人当奴隶,也无法获得超越时代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了在恶劣环境和落后的农业技术生产水平下维持生活,周人不得不另辟蹊径,创立出与奴隶制生产完全不同的生产模式——藉田制。

藉田制是周人乡遂制度的基础,而按徐中舒先生《先秦史稿》所说,乡遂制度中的“乡”即“家族公社”,“遂”即“农村公社”。这就意味着,藉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原始农村公社生产模式。藉田制下,国家把田划分成“公田”和“私田”:公田由公社内所有民众共同耕作,并因付出“劳役租”而获得一份私田;只要将公田上的农活干完,公社成员就可到自己私田上劳作,而且私田之上的产出不需再交税。

藉田制的公社性质意味着,公社内所有成员一律平等:不但政治地位相同,报酬也是同样大小或产出基本相近的一块土地。公社成员彼此互帮互助,在遇到困难时能互相救济、互相帮助。所以传说中在周文王时期,周国达到了“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的理想社会程度。因为藉田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社会成员在政治地位上保持平等,经济上贫富又无法拉开差距,所以才会令周人社会整体上显得较为和谐,社会成员都“好让不争”。

这种政治、经济上都相对平等而自由的生产制度,对比商王国治下的奴隶制生产模式,当然就更受底层民众的欢迎。藉田制下,每个藉田公社成员都能获得一块“私有”份地;相比较商王国中一无所有的奴隶,这无疑更能激发底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在商周之交,在藉田制就意味着一次土地革命!

周人与商人的反目成仇或许还存在着许多其它政治因素,但两大部族之间生产模式的根本冲突,却是这两大部族最终必将决一死战的根源所在:在藉田制的强大号召力下,商人奴隶纷纷投奔周人,让商人奴隶主的统治根基越来越摇摇欲坠。

正因如此,在《逸周书·大聚》中周公旦才总结道,“分地薄敛,农民归之。水,性归下;农民,归利”,“先设其利,则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此谓归德。”在著名的牧野之战中,商人军队“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的政治基础,正是因为藉田制的强大号召力。

在商、周之交藉田制因其先进性,而得到了当时广大底层农民的真心拥护;可随着时间流逝,藉田公社的弊端也就随之出现。因为其公社属性,所有成员的政治、经济地位一律平等,导致社会成员收入无法拉开差距,无法进一步激发底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整个西周社会的土地生产效率在缓慢下降。为此,后人对藉田制的弊端进行了深刻揭示:“地利不可竭,民力不可惮(充分发挥);不知之以时而民不知,不告知以事而民不为。”(《管子·乘马》)

长期低下的生产效率,迫使周人从西周晚期开始就对藉田制进行了种种改革。周宣王的“不藉于千亩”改革,就是改革藉田制的第一次尝试。后来在春秋时代,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晋国吕诒甥的“作爰田”,郑国子产的“庐井有伍”等等,都是对藉田制进行私有化改革的种种尝试。但无论是哪一次改革,都无法脱离当时还是青铜时代的客观现实。因此,这些改革虽然都是将王室或公室土地的私有化,但因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始终还是无法摆脱集体化生产的模式。因此,这时所谓的“私有化”,都是私有化给贵族阶层,而不是底层农户家庭。

直到战国时代后,随着铁器大量兴起,单个农户家庭已足以胜任农业生产,才出现了“废井田、开阡陌”之类将土地完全私有化到个人的田制改革。

因此,井田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其衰败,也有其必然性。可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井田制历史沿革的认识似乎比较混乱,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当时的著名学者(如孟子等等)认为它早在夏、商时代就已流行。但以井田制(藉田制)的公社属性而言,在奴隶体制下诞生“藉田公社”的可信度并不高。

匿名回答于2024-04-15 19:06:42


井田制最初是合理的轮作休耕。把地块分割清楚。能清晰的记得那块地要种,那块块休耕。

种植过后休耕的地块杂草丛生。都要在冬季来临前大火烧一遍。如果没有井田的沟渠,会形成大火蔓延开来。

从远远的高处可以看到一块块黑白分明的地块,整整齐齐的。这也是围棋的来源。

井田制度还能有效地保护庄稼不被野猪侵袭。就是有野猪也把损害降到最低。

井田制度能最好的收取贡品。在远古时代封主要向上交贡。在夏代都是王朝的人直接进入封地,选取最好的一块收割,作为贡品。井田制度面积均等利于收贡。

利用分封,井田制度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分封自己的孩子就是帮他建立好井田。但是有规定的大小。


匿名回答于2024-04-15 19:15:06


相关知识问答